
- 伊丫丫:123.232.151.154还挺真实的以致于似乎艺术性差了点,晚宴那里挺好。欧洲的几大困境都被陈列出来了,看着真憋啊
- 怒火则穿吼:171.13.175.95拍摄水准和演员的素质简直高到离谱的一部片(尤其那小孩,惊人稳重),虽然是部文艺闷片,但几乎没有快进的冲动,能够一直以很缓和的节奏却牵着观众慢慢看下去,场景变换,超长镜头,概念改变,诗般台词。孩童、老人、婚姻、生命,在这部充满隐喻的电影中慢慢呈现,B站的那个版本字幕翻译出奇地好。
- 皮卡皮:182.86.194.105非常好莱坞的斯拉夫主旋律片。对于表现90年代末的巴尔干战事的电影其实不算多,而战争类型的就更少了,在电影里俄国人摆开“进攻架势”看样子发誓要夺回往日荣光,凡是俄国人出场必然是斗志昂扬,意志坚定,战斗很激烈,战士很勇敢,但背后只有一个不到10人的战斗小队硬钢一个百十来人的带有半官方色彩的科索沃军事力量,还差点被抛弃了,足以见得当年俄国人面对欧美在自己势力范围内为所欲为有多力不从心,只能靠局部的小聪明掩盖背后的狼狈不堪。巴尔干火药桶的民族矛盾是一摊烂账,在民族国家理论没有新的突破之前解决无望。
- 绿林:222.41.9.54#FIFF06#蒙大拿的风景在胶片颗粒的镜头里异常壮丽,凯莉·莱卡特的温柔笔触在自然的视角里更显魅力,但显然这三个故事的质量有绝对的参差不齐:第一个故事有一定的思想表达,但整体真的过于前言不搭后语,逻辑全程掉线;第二个故事除了凑时长,我想不到任何能形容它的词语;唯有第三个故事真正呈现出了女性那种最细微的情感,Lily Gladstone的角色下定决心去寻找自己的方向,从黑漆漆的道路一路开到灯火通明的城市,从四处闲逛的无定便为决心离开的凄苦,直到最后松开离合器的自由飞跃,才是最真实的那些东西,没有人不会为之所动。但总的来说,本片还是无聊大过闪光,沉闷大过惊喜,呆板大过灵气。
- 海然海然:210.47.157.31那些回忆,这一切都是值得的。最爱亦真亦幻的交界处,比如主角走过雾气氤氲的小巷,通往温暖的童年梦巢。